Mac 应用篇:Hammerspoon 自动化工具使用

这是一篇耽搁了很久,一直躺在我的 Obsidian 笔记中的一篇文章,一直就想好好介绍一下 Hammerspoon,但是因为过去虽然也在用 macOS,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 Ubuntu,Hammerspoon 只能在 macOS 上使用,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致再花时间学习它的使用。但最近更新了一下系统,发现 Hammerspoon 出了一点问题,没有了 Hammerspoon 之后我才发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那就在花一点时间再梳理一下我的配置。 Hammerspoon 是什么? Hammerspoon 是一个 macOS 上开源的自动化工具,什么叫做自动化工 Read more ...


我的 Obsidian 笔记跨设备同步方案

自从半年前发现了 Obsidian 这款笔记软件,我就开始大量的使用该应用做笔记,有人说过:「工具是开发者方法论的固化」。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有一种工具控的倾向,往往同一个需求会对比可能的所有方案,最后再决定一个,但是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倾向于「简单就是好」,并且数据要由自己掌控的「工具选择逻辑」。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基于上面的选择逻辑,我的 Obsidian 跨平台同步工具,我选择了: Syncthing,作为文件同步工具 Markor,作为 Android 上的 Markdown 编辑器,我提交了一段模板 Read more ...


配置 Rime 在 Vim 下退出编辑模式时自动切换成英文输入法

半年以前在 Obisidian 的文章下面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如何在 Vim 或者其他使用 Vim 模式的编辑器,比如 IntelliJ,或者 Obisidian 开启 Vim 模式后方便地切换中英文输入法,因为在编辑模式和普通模式下,需要经常切换输入法,使得体验变得非常槽糕。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再我脑海里,直到今天再整理关于 Rime 相关的笔记的时候发现 macOS 下的 squirrel 支持了一个 vim_mode 选项,这使得我们可以在配置中定义在哪些应用中,当我们按下 Esc 的时候将 Rime 自动切换成英文状态。1 配置 在 Read more ...

2020-11-21 rime , macos , vim , vim-mode , input-method , ime , obsidian

使用 MusicBrainz 管理我的音乐库

自从 2014 年总结整理了当年所有流行的音乐网站 之后就一直使用网易云音乐到今天,然而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变化,虾米没了,Google Play Music 也没有了。而如今网易云音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可以或多或少的被规避,但网易用起来就是没有那么舒服了。 我在原来的那篇文章中提到了互联网化,以及伴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我个人偏好的几个产品特点: WEB 化 同步账号系统 跨平台 UGC 用户贡献 这几点虽然现在网易云音乐依然做的非常不错,并且能推出 Linux 版本这件事情就是值得称赞的。而所 Read more ...


Asus RT-AC86U 初始设置

前些天给家里买手机正好凑单了一个 Asus RT-AC86U,正好可以代替出了两次故障的小米 3G。 提前工作 登录管理后台(http://router.asus.com/Main_Login.asp)启用 SSH (系统管理 - 系统设置 - 服务 - 启用 SSH) 开启 JFFS 分区,系统管理 - 系统设置 - Persistent JFFS2 partition - Enable JFFS custom scripts and configs U 盘格式成 ext4 插到路由器 一个已经刷成 Merlin 固件 的路由器 Read more ...

2020-11-13 router , asus , 路由器 , linux , ssh , entware

扩展 Proxmox 系统分区以及 Proxmox 文件系统初识

昨天想要扩展一下之前安装的 Proxmox 容量,对系统进行了一次关机,然而关机之后就悲剧的发现在 U 盘中的系统启动不了了,将 U 盘拔下检测之后发现 U 盘可能挂了,一个全新的 U 盘,在连续 192 天运行之后挂掉了。无奈之下只能想办法先恢复一下 Proxmox 系统以及安装在系统之上的 OpenMediaVault 了。 恢复的过程倒也是很麻烦,只不过这一次想稳定一些,将系统还是安装在一块之前主力机上淘汰下的 SSD 上吧,所以用 Clonezilla 先备份 SSD 上的系统,然后将之前 U 盘上的 Proxmox 系统恢复到 SSD 上,做 Read more ...


『译』我最喜欢的命令行工具

偶然间看到一篇介绍 cli 的文章,感觉写得不错,正好借此机会也整理一下我之前使用过,以及觉得非常值得推荐的 CLI 工具。 下面就是译文全文。原文可以见 https://switowski.com/blog/favorite-cli-tools 下面是一个很长的列表,如果觉得不想完整的看完,这里提供一个简介。 fish shell 一个简单易用的 shell starship 一个不需要额外设置的终端提示 z 可以在文件系统中快速跳转 fzf 模糊搜索 fd find 命令的代替 ripgrep grep 的代替 h Read more ...

2020-10-30 cli , linux , mac , tools , terminal , zsh , shell , fd , fzf

使用 Clonezilla 将硬盘中系统恢复到虚拟机中

今年陆陆续续将工作的环境迁移到了 macOS,虽然已经把日常的资料迁移到了 macOS,但是之前的 Linux 上还有一些配置,以及可以的一些测试还需要用到 Linux 虚拟机,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用 Clonezilla 将磁盘中的系统备份然后恢复到虚拟机里面。因为我发现 macOS 下的 Fusion 还是很强大的。 之前已经写过使用 Clonezilla 备份和恢复系统、使用 Clonezilla 克隆系统, Clonezilla 恢复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里关于备份的部分就不再赘述。 准备工作 开始之前需要先准备几个东西: 备份好的系 Read more ...


kindlepush_bot 机器人使用指南

这是一篇 Telegram kindlepush_bot 机器人绑定邮箱的教程。 推送邮箱绑定指南。 使用 163 邮箱作为推送邮箱 使用电脑登录 https://mail.163.com ,右上角「设置」,选择「POP3/SMTP/IMAP」设置。 在设置中,勾选 「POP3/SMTP 服务」,这个时候会弹出一个确认界面,点击确认,设置授权码。 开启「设置客户端授权码」,这个时候绑定的手机会收到一个短信。记住该授权码。 将完整的邮箱和授权码,作为发送者邮箱和发送者密码发送给机器人即可。 最后不要忘了到 Amazon 后台将自己的发 Read more ...

2020-10-29 telegram , kindle , bot

通用文档转换工具 Pandoc

如果要在不同格式的文档文件之间转换,pandoc 就是你的瑞士军刀。Pandoc 支持非常多的文档转换。从最简单的纯文本 markdown, AsciiDoc, reStructuredText 到 LaTeX,到 docx,甚至 jira wiki 的格式,也都可以相互转换。具体可以参考官网。 Read more ...

2020-10-25 pandoc , linux , markdown , document

最近文章

  • 在 K3s 搭建的 Kubernetes 集群中安装 Longhorn 存储解决方案 前两天我使用 k3s 搭建了一个实验性质的 Kubernetes 集群,k3s 默认的存储
  • Claw Cloud Run 提供永久免费的服务器 Claw Cloud Run 是 Claw Cloud 旗下的,类似 Vercel,Netlify 的在线开发和部署平台,可以部署非常多 SaaS 程序,包括 [[AList]],[[Appsmith]],[[Bytebase]],[[ChatGPT-Next-Web]], frp,[[Dify]] 等等非常多的服务。
  • Lenny's Newsletter 重磅福利:200 美元订阅换取 15000 美元 AI 工具包 昨天,科技圈被一则消息刷屏:Lenny’s Newsletter 推出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优惠 - 只需支付 200 美元的年度订阅费,用户就能获得包括 Cursor Pro、V0、Bolt、Lovable、Notion Pro、Superhuman 和 Perplexity Pro 在内的多款顶级 AI 工具,总价值接近 15000 美元。这一举措迅速在互联网圈引发热议,许多人惊叹于这个”不可思议的交易”。
  • Google Agent2Agent 协议 现如今,AI Agent 已经能够自主处理非常多重复和复杂的任务,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构建和部署 AI Agent。就在刚刚过去的 Google Cloud Next 2025 大会上 Google 宣布了全新的 Agent2Agent (A2A)协议。这是一个开放的 AI Agent 协议,目的是为了建立 AI Agent 框架之间的联系,实现安全高效的协作。
  • HostHatch 私有网络配置记录 我一直有使用 HostHatch 的 VPS,这也是我人生中购买的第一台新加坡的服务器,HostHatch 的服务一直比较稳定,可惜的是到国内的网络不太行,延迟比较高。但好在 2 核 8G 内存,40 G 存储,两年只要 68 美元,所以也就又续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