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时候喉舌媒体批评豆瓣,猫眼等评分太低影响了票房,而导致 16 年的年度票房目标没有达到,广电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可是豆瓣存在了那么多年,那么多的电影,在院线上映的,还是不上映的,从来也没有听说过 IMDB 或者 烂番茄的评分会影响到总体的票房。虽然得分的多少或多或少的会对票房有所影响,可这难道是豆瓣,或者 IMDB 或 烂番茄这样的影评网站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制片公司,发行商,甚至细化到导演,演员,剧本,在国内甚至可以拉上审查来负责,动不动删掉个 14 分钟,谁还愿意花了冤枉钱去大荧幕看一个不完整的片子呢?真正的影迷 大概会愿意花个机票钱去看一个完整版吧。
当然也不想过多的吐槽,或许被“认证”也才能证明豆瓣的评分也算良心吧。这里就看看国内玩几家影评站对网站打分的计分规则。其实早在很早就将计算的公式记录在了记事本里面,一直没有整理。而现在想要来整理一下,也是感觉豆瓣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想象的真实,看过一部被恶意差评的国产片,看后感觉并不是 5 分多的水平,后来看评论才知道其中的某一位演员的黑粉恶意差评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而看一些长评论确实客观很多。或许是差评的人,没那么多的时间来写长评吧。所以就像那篇评论中说的那样,“中国电影市场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好的导演,好的编剧,好的演员,还需要好的观众”。
BGM,找资料时偶得,为某一期奥斯卡缅怀逝去的人时的背景音乐
豆瓣
先来说一说我使用最多的豆瓣,豆瓣也是评分规则中最简单的,豆瓣不人工干预评分,而一部电影的最终得分就是由每个用户的打分的加权平均,举个例子,一个用户打 5 星,一个用户打 3 星,一个用户打 1 星,那么这部片子就是(5+3+1)/3
也就是 3 星,6 分。
豆瓣最后得分的具体公式 1:
\[\frac{x_1*1+x_2*2+x_3*3+x_4*4+x_5*5}{x_1+x_2+x_3+x_4+x_5}*2\]其中, $x_1$ 表示打 1 颗星的人数,$x_2$ 表示打 2 颗星的人数,以此类推。由该公式能够看出,豆瓣的评分是很简单的计算,而至少一颗星(2 分)的最低评分,也无形中提高了影片的评分,因为豆瓣根本不存在 0 分的电影,哦,不,还是有的。其实,豆瓣一直是一个满分 8 分的机制,那些超过 8 分的电影,是一定不会差的。所以曾经有段时间,找不到片子看的时候就直接找 8 分以上的片子看。
豆瓣的评分机制简单粗暴,在降低用户打分思考的时候,也会造成用户对一部影片的看法截然不同,尤其是在恶意刷分时,会导致最后的评分波动较大。曾经有人开过玩笑说过豆瓣的评分图案,r 型(5 星占大多数)的为口碑爆棚的好片,P 型为普通好片,b 型为普通烂片,而 C 型是水军刷出来的烂片,还有 L 型是多少水军都刷不出来的超级烂片。现在想来还是依然非常好玩。
时光网
时光网的存在感近两年被慢慢的抹去,但还依然半死不活的存在,时光网和豆瓣的评分机制一样,都是加权平均,只是时光网采用的是 10 分制,也就是用户有 10 个选择,用户需要话时间在评分的分数上,更多的选择,使得绝大部分用户选择中间段进行评分,因而导致最终的评分呈现中庸状态,同样无法真正体现出一部电影的真正得分。
而这样的十分制同样会导致在遭受大规模恶意打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之后直接在最终结果中明显体现。
IMDB
IMDB 是国外最大的电影资料站,大家经常提到的 IMDB TOP 250,也就是在该站上评分最高的 250 名。他采用贝叶斯算法,具体的公式 2:
\[WR=\frac{v}{v+m}*R+\frac{m}{v+m}*C\]其中:
- WR,加权得分 weighted rating
- R,本影片的平均得分 rating
- v,评分人数 votes
- m,基准票数,进入 IMDB Top 250 的最小票数
- C,站点所有电影的平均分
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得分更加偏向于平均分,如果投票越多,评分就越接近真实的平均分,否则就越接近所有电影的平均分。而这个公式的唯一人为设定的参数就是基准票数。而这个参数的设定也正是为了解决如何让冷门和热门影片在得分上具有可比性。冷门片不会因为爱好者而导致评分异常高,这个问题也是豆瓣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些冷门韩综,日剧,韩剧在评分上都有一定的偏高。
而关于 IMDB 这个公式是怎么防止恶意刷分,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当年《蝙蝠侠》和《教父》的往事:
烂番茄
烂番茄主要是专业影评人士评价汇总,和 IMDB 和 豆瓣这样单纯由网名进行投票的评分制度有些不同。而烂番茄通过新鲜度来对电影进行评价,而这里的新鲜度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评分,而是由影评人对该影片正面打分的比例来决定的,若正面的评价超过 60% 以上,该部作品将会被认为是“新鲜”(fresh)。如果正面评价超过 75 % ,那么该作品会得到“Certified Fresh” 的评价,而如果一部作品的正面评价低于 60%,那么该作品会被标示为“腐烂”(rotten)。影评人只有两个选项,正面和反面。
烂番茄和其他影评网站的最大区别是,他突出的是人群对一部电影持有的主流观点,而不是一个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的数值。
Metacritic
Metacritic 是一个综合性评定网站,影评只是该网站其中的一个小模块,该网站上影评人多以纸媒为主。 Metacritic 的评分主要从主流媒体和专业影评机构聚合而来,这些影评人和其供职的机构大多在影评方面具有公信力,比如《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机构和影评人都给出一个确切的分数。 Metacritic 具体做法是,如果来源有具体评分则使用来源评分,来源有星级打分则换算成百分制,如果来源影评只提供文字,然后他们自己去找人阅读影评,根据读完的感受给分。3
比较
各家网站都有各家的好坏,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最简单高效的,这也是绝大多数的系统惯常的做法。但正是这样的机制使得刷分异常容易,大批量的差评或者好评能在短时间内影响影片总体的分数。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在冷门片和热门片之间比较,这也是豆瓣官方博客在文章中提及的,热门影片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几十万的评分,但是一些冷门片,或者一些上映时间比较久远的电影可能难以达到这么多的评分,这样就会导致热门片和冷门片在评分上无法比较。口碑比较好的热门片可能因为观众口味不一而导致评分稍中庸,而冷门片可能因为资深影迷而导致评分过高。因此在豆瓣看评分时,一般还需要看一下评分人数。而最近我也会看一下长评论,毕竟愿意花时间来评价一部影片,远比花 1 秒打个评分要来的认真。
而 IMDB 的评分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冷门影片和热门影片评分上的差异,但是选择基准票数却也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整,IMDB 历史上也经历过变化,根据该数据,阈值从 3000 票提升到了 25000 票,这次变换也相应的造成了最后得分的变化,尤其是影响了得到 25000 票以下,并且得分较高的影片。可以说只有当影片的评分人数足够多时,基准票数的影响才会减至最小,而对于票数比较少的影片,就相当于一次洗牌。
而对于烂番茄和国内的猫眼专家评分,其实一定意义上说代表着专业领域的人士意见,这些评论都值得一读,但是更多的需要自己的看法,只有最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那部分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所以豆瓣和 IMDB 对于我来说,一方面提供给我足够的信息,包括导演,演员,编剧等等,另一方面也是让我远离烂片,毕竟看一部烂片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
最后,引用数位时代中的一句话,“在美国,佳片会收到它应得的票房和好评作为奖赏,烂片就算进了电影院也不可能躲得开差评 —- 无论在报纸、电台还是在网络上。在美国,对电影的批评,也是言论自由保护的一部分”。
若差评不自由,则高分无意义。
乱想
在我的 Trello 中 2018 年 12 月份的时候,写下了一个问句,“豆瓣评分的权威性”,我想可能是当时脑袋里突然想起来的一个疑问,经过上面这么多的讨论,应该都知道豆瓣评分的计算方式了,虽然这种方式有其优势 —- 简单,但也有其劣势 —- 容易被恶意操作。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豆瓣还是依然是那个豆瓣,也越来越多的媒体引用豆瓣的评分来做宣传,那么豆瓣评分的权威性来自哪里?我想了很久,难道正是因为一人一票这种最简单的模式?豆瓣的评分严格来说只有打分的人达到一定的基数后其评分才真正有参考价值,也只有一部影片被放到公共领域被讨论,最后众人给出的评分才是能代表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也就是豆瓣评分权威性的由来,当你参与一个影片的[[公共讨论]]成为其一部分的时候,最后的结果才是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并且你参与的过程有且只有一次,你的打分权重不会比别人高,也不会比别人低,人人平等。那么最后的那个分数就是权威的。(当然这里讨论的豆瓣评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包括哪些小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