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的这一本书

前些日子去线下逛书店的时候,在书店刚进门的架子上一眼就看到了这一本,或许是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太吸引眼球了,但是拿起来之后看到作者才意识到这本书是之前刚刚读过的 [[现代性与大屠杀]] 的作者 [[齐格蒙 鲍曼]] 的著作,这更让我提起了兴趣。

这本书的名字中包含了三个关键字,「工作」、「消费主义」、「新穷人」。第一个关键字「工作」,不言而喻,第二个关键字「消费主义」,虽然不断被提起,但鲜有人去解释什么是[[消费主义]],以及什么样的行为是消费主义。而第三个关键字「新穷人」,则是鲍曼提出的新概念。

关于作者

[[齐格蒙 鲍曼]] 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生于波兰,在多个大学任终身教授。一生出版了超过 50 多本著作,包括了 [[现代性与大屠杀]]、《社会学之思》、《立法与阐释者》、《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以及这一本《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社会学家」。

几句话总结书的内容

  • 人们创造了工作伦理
    • 用来解决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并为后传统社会中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无法维持生存的人提供生活必需品
    • 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
    • 目的是把人们所做的事、认为值得做、有意义的事分离开来,把工作本身和任何切实的、可理解的目的分离开

工作

布莱恩 恩格利斯(Brian Inglis)描绘当时的情形:形成的共识是,穷人是可以被牺牲的,无论他们是否该对自己的处境负责。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增加社会风险的前提下简单地摆脱他们,李嘉图(Ricardo)和马尔萨斯(Malthus)肯定会建议这么做。

但并没有可以「简单地摆脱穷人」的方法,所以在长期探索之后,找到了解决方案:工作 —- 唯一体面的、道德的、可行的生存方式。

大「大量减少」穷人的过程中,工作伦理的贡献是无价的。毕竟,工作伦理主张: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只要它是由劳动报酬支撑的,就具有道德优越性。有了这样的道德准则,满怀善意的改革者可以宣布,社会向无收入者提供的援助应当符合「最小化原则」,并认为这个原则是向更人道的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最小化」意味着那些依赖救济而非工资收入的人享有的生活质量,必须低于最贫穷、最悲惨的劳动者。

真正的穷人被识别、隔离出来(救济院,救济法),穷人开始考虑工作伦理的要求,尽管工厂工作要求苛刻,但相较于其他选项是否那么糟糕。一旦有了比较,工厂中微薄的工资和无趣繁重的苦役,似乎也没有那么不能接受,甚至令人向往。

当下以及未来,工厂工人的选择大幅减少。救济院外不救济的原则是推动「没有选择」策略的一种体现,另一种体现是引入「仅供生存」(hand-to-mouth existence)的概念,把薪水保持在一个足够低的水平,工人们只能靠它活到第二天的黎明。除了辛苦工作,别无选择。

一些额外的保险措施,对肉体的胁迫或许是最佳选择,体罚、削减工资和粮食至低与生存水平,尤其是每时每刻、没有死角地监督所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及时处罚,能够有效地让穷人滞留于几乎没有选择的境地。

若希望工人道德完善,必须扩大其自由的边界,但是工作伦理,在早期的历史上,选择了削减穷人的选择。

这种表里不一未必是有意为之,甚至没有被意识到。

个人生活。工作为人们提供了日常所需,工作类型决定了他们生活中,在社会的合理地位。 社会秩序。工业化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可支配时间、成年后的大部分岁月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让大部分男性进入工厂工作是生产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工作伦理是一种工具,目的是使工人们丧失独立性,服从于工厂制度。

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地方,这个新的出路是「物质激励」,对那些放弃自身独立性,服从工厂的工人给予奖励。与其宣扬努力工作通向道德高尚的生活,不如告诉大家这是赚取更多金钱的手段,不要在意「更好」,「更多」才是重要的。现在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是工资的差别,而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惰于工作的罪恶。

社会生存质量的权力斗争变成了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经济收益成为自治自主的唯一体现。它实现了当初工作伦理在经济手段和偶尔的肉体胁迫的帮助下徒劳争取的目标。在现代生产者的思想和行动中,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精神」,不如说是以经济水平评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倾向。把人的动机和对自由的渴望牢牢地、不可逆转地转向消费领域。决定了现代社会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

消费主义

经济增长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正常有序运行的首要标准。

消费者社会中,与其说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家生产力」,不如说取决于消费者的热情和活力。

消费取代了工作,把个人动机、社会整合和系统再生产链接在一起。

就像一个人如果只会赚钱不会花钱,那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只有买了什么东西才值得被称道。

工作在消费社会中离它对个人动机、社会整合和系统再生产交汇的能力越来越远。把穷人的悲惨遭遇归咎于他们不愿意工作,指责他们道德沦丧,把贫穷说成是对罪恶的惩罚,这是工作伦理在新的消费社会能做的最后贡献。

贫穷不仅限于物质匮乏和身体上的痛苦,也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状况。每个社会都有「体面生活」的衡量标准,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就会烦恼、痛苦、自我折磨。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所有公民的「福利」,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在身处的社会中有尊严地生存。

国家福利出现在下面的压力之下([[福利国家诞生的原因]]):

  • 处于困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在确实政治帮助的状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 有组织的劳工,无法在缺失政治帮助的状态下确保自己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 通过减轻社会不平等来保护和重申会社不平等原则
  • 通过边缘化无法参与到再生产的人来刺激社会接受不平等
  • 帮助社会成员度过不受政治控制的经济冲击

如果没有福利国家,社会阶级的矛盾就难以调和。福利国家的长盛不衰被解释为它缔造的维持和平的能力:使工人更容易接受资本家设定的规则,且成本更低。只依靠强制措施的工作伦理无法做到。

福利国家的溃败

  • 雇主们不再需要国家来帮忙管理后备劳动力,多余的劳动力可能永远不会再成为商品。
    •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转移(异地,跨国)
    • 时代发生了变化,公司以股票价值而非产品数量来衡量
    • 在远方国度,在缺乏公共福利压力的政府支持,当地政府允诺不需要承担责任
    • 全球流动自由削减了补充劳动力的经济负担
  • 福利国家和消费主义社会格格不入
    • 产品的营销宣扬差异化和选择,而福利国家则必须追求公民生存环境、需求和人权的平等,他们彼此是对立的
  • 平权行动,在就业、晋升、升学方面优先照顾其他族裔(非裔和拉丁裔)的运动
    • 平权法案的存在,使得很多「业已成功」的非裔遭受轻视和贬低
    • 平权法案使得非裔快速实现家庭收入的增长,社会地位的提升
    • 福利国家或平权法案的发明者,他们心中所念的是消除贫困,集体关怀和帮扶弱者,补偿获得机会的不平等,从而使得机会更平等,但事情的发展却大相径庭:获得社会帮助并脱离劣势地位的人,不仅失去了反馈的动力,而且变成了最强烈的诋毁者。
    • 福利国家最初的理念是反对任何区别对待,福利国家的创始人希望一劳永逸消灭贫穷,屈辱和绝望。但是福利国家没有实现,它确实培养了受过良好教育、健康、自信、自立的人,但是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刚刚获得的独立,需要把「已获得成功的人有责任帮助尚未成功的人这种社会公式连根砍断」受益于国家福利体系的热衷的却是削弱集体保险和社会福利工资的影响。

工作伦理和新穷人

19 世纪初,工作伦理传道者宣扬,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生产更多的东西基本等同于让更多的人参与生产过程。工作伦理调和生产者和参与产生的穷人的矛盾,是国家富强,使个人脱贫。

20 世纪末,美国的「以工代赈」计划得到了越来越多富裕国家的支持。

今天,接受救济的穷人是否真的不愿意参与生产,都丝毫不会影响生产力的增长。现代的企业不需要更多的工人增加利润。即使他们需要工人,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容易找到,并且价格便宜,这加剧了本地穷人的贫困。

如今,对大公司而言,进步首先意味着「裁员」,科技进步意味着用软件取代人。证券交易市场无意中成为了企业利益最真诚的代言人,某国整体失业率快速上升时,看不到证券市场有任何焦虑,反倒可能表现火爆。

定居者与游牧者

罗伯特 赖希(Robert Reich)提出劳动力市场存在四类职业:

  • 引导者,包括发明家、广告商、推广者和商人
  • 各领域、各层次的教育工作者,从事可雇佣雇佣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劳动力塑造成可供购买和消费的商品
  • 消费市场服务的人,他们的工作是激活他人消费能力,大部分是产品的销售者和培养消费购买欲望的人
  • 常规劳动者(routine,labourers),配至于传统流水线,新改进的自动化电子设备终端,比如说超市收银员
    • 临时的、不稳定的、用完即弃、容易被替代的、与从事的工作关系脆弱的人

显然,最后一类人在出售劳动力时面临的困难最小,潜在的买家不会特别挑剔。常规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既不需要难以掌握的稀有技能,也不需要面对面与顾客沟通所需的特殊技能,因此可以在有偿的工作中切换。但出于同样的原因,也很容易被弃用。

游牧资本要转移时,定居的劳动力根本无法阻碍它的转移。

失业到过剩

失业(unemployment)一词普遍用于没有工作收入的人,表达出就业才是正常态这个假设。前缀 un 表示这是一种非正常现象。

随着经济周期每一次轮回,「失业」这个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失业」之下的希望也越来越不切实际,「过剩」这个词替代了「失业」。

于失业这个词不同,「过剩」没有任何哪怕是隐晦、含蓄的承诺。没有暗示这是「非正常」的状态,没有暗示偏离轨道,没有暗示目前的痛苦是短暂的。

失业者,虽然暂时没有工作,但是一旦环境好转,就有望回到生产者行列。但是「过剩」的人则不同,他们是多余的、编外的、不被需要的。(社会的续存无需更多的人从事生产),要么是由于经济和技术进步(有了新的生产力,较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变得不再必要。

全球化之下的工作与过剩

现代化不应该被解释为「通往现代性之路」。

全球化远没有做到为所有人都提供就业和技术。

现代化席卷全球,现代生活方式也遍布全球,导致两个直接的后果:

  • 曾经能够定期、及时地清理少数现代化地区过剩人口的通道被堵死了,过程的人口的产生超过了回收能力。
  • 过剩不再是一部分人的问题

新穷人的前景

工业时代的穷人被重新定义为劳动力后备军。稳定的就业成为了典范,失业与贫困华商等号。诱导穷人去工厂工作,并在必要时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命运。

把穷人培养成未来的劳动者,曾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很有意义。但是在,后现代的消费者社会,变得没有意义。现代的经济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已经学会了在较少劳动力以及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和产出。同时规范和「社会纪律」的服从,主要是通过商品市场的吸引力来保证。

人是具有创造力的生物。如果认为标价牌是区分工作和非工作、努力与懒惰的标准,那是对人类本性的贬低;如果认为没有收益,人们宁愿闲着,让自己的技能和想象力腐烂生锈,那是对人类本性的肢解。

把工作从以市场为中心的计算和限制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以工艺伦理来取代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伦理。

启发或想法

读完全书,我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写在 1998 年的书,对于那个全球化还没有发展地那么繁荣的时代,就能够像一眼看穿未来 20 年一样,2019 年底 Covid-19,川普的上台,外资的逃离,北京清理低端人口,和最近的硅谷科技公司大规模裁员,作者就像是亲历者一样。作者行文的逻辑清晰,从工业时代的工作,到后现代,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工作变化,以及穷人在整个社会中位置的变化都描述得非常清晰。虽然这些推理在当年都只存在于哲学家脑海中,但无奈过去的历史恰好印证了如此。

谁应该看这本书

任何身处在这个社会中的社会人,有一些社会阅历再来阅读或许会更加容易明白吧。